Warning: Illegal string offset 'is_jump' in /www/wwwroot/www/app/fxs/controller/chapter.php on line 244
我本是农民
投诉 阅读记录

第2章 给餐馆供鸡蛋

由于是已经立秋的时分,天亮的比较迟,周峰到县城的时候,基本上才天亮,街道上也没几个人,冷冷清清的。

批发袜子的那个商店还没开门,周峰站在商店门口四处瞧了瞧,看到不远处有一家小吃店,心想自己一样等着开门,过去买两个馒头。

到了小吃店前,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和一个二十来岁的女人,忙着将一屉馒头放到了案头上。

要了两个馒头,周峰就在门前摆放的一张桌子前坐下来,又问老板要了一碗白开水,吃了起来。

正吃着,过来了两个女的,一看打扮就知道是城里人。其中一个年纪比较大点,另一个年纪很小,看着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。

“师傅,给我们来两个花卷,再来两碗蛋汤。”两个女人坐到了周峰旁边的桌子上,对着正在忙碌的中年男人说。

中年男人连忙走了过去,一脸歉意的说:“两位,实在对不住,我们今天没鸡蛋了,您看要不给你们来碗豆浆。”

那个小姑娘不高兴了,冲着中年男人说:“开小吃店连个鸡蛋都没有,你这还怎么做生意。”

中年男人苦笑:“实在对不起,我这里每天就给定量供应几斤鸡蛋,昨天的时候已经卖光了,请您二位多多包涵。”

八十年代初,国家对农产品一律实行的是计划经济。所谓计划经济,就是按照人头,每月定量供给。

道了半天谦,两个女人才算是不计较了,买了几个馒头去了。这一幕让周峰看在眼里,眼睛顿时一亮,一个主意涌上脑海。

“师傅,您这是不是很缺鸡蛋?”周峰一边吃着馒头,一边望着中年男人。

“是啊,每天就给定量几斤,还不够买一早上的。”中年男人叹着气。

周峰接着说:“师傅,我每天保准给你供应五十个鸡蛋,你要吗?”

五十个鸡蛋,那可足有七八斤,中年男人眼睛亮了,凑到周峰跟前,说:“你说的是不是真的。”

周峰很肯定的点点头,说:“绝对是真的,就是价格方面不知道……”

“这样,小兄弟,你要是每天真能给我保证五十个鸡蛋的话,价钱好说。”中年男人眼神盯着周峰,确定他不是在开玩笑,立刻热情了起来,招呼着女的又给周峰拿了两个馒头,还给他端了一碗豆浆。

通过聊天,周峰才知道这个男的叫黄来福,那个女的是他老婆,两夫妻是外地人,家乡那边收成不好,没办法,逃荒到这里,正好有个熟人在县上当着个官,协助两人开了这家小吃店。

事情敲定,黄来福让周峰每天早上给他送来五十个鸡蛋,每个鸡蛋按照八分钱给他结算。周峰脑瓜子转的很快,村里几乎家家都养着鸡,每家肯定有存货。如果自己按照每个五分钱的价格收来,卖给黄来福八分钱,一个赚三分,十个三毛,五十个一块五,一月就是四十五块。

四十五块在八十年代初是什么概念,举了例子说,在国家单位上班的普通干部,每月的工资是三十六元,在企业或者国营单位上班的普通职工,每月工资不过二十四元。

敲定了事情,周峰连袜子也不买了,骑着破自行车呼哧呼哧的赶回了村里,先跑到了自己的二婶家里。

二婶也姓周,不过不是周峰的本家,年纪和自己差不了多少,长得白白嫩嫩的,用土话来说,二婶就是属于那种胸大屁股大,保准能生娃的女人。

二婶是嫁给了本村一位同姓的,叫周志安,年纪虽和周峰差不多,但是辈分却比他高了一倍。

来到二婶家,周峰看到院门没有关,直接走了进来。进到院子里,就看见二婶抱着孩子,坐在一个小板凳上,给孩子喂奶。

二婶看到周峰,也没站起身,笑着问他:“小峰啊,有啥事?”

周峰离着二婶三米远的距离,清楚地看到解开的衣衫下,孩子嘴里含着的那白花花的球体。心头一阵慌乱,连忙低下了头说:“二婶,我来问问,你家里有鸡蛋没。”

二婶似乎觉察到了什么,连忙拉了拉敞开的衣衫,将半球体掩盖起来,说:“有,你要几个,我给你拿去。”

周峰偷眼扫了一下二婶,看到她衣衫弄好了,才抬头说:“二婶,你家里有多少我都要了。”

关闭